蒙特婁皇家山公園上的聖约瑟夫教堂(Saint-Josph's Oratory);是蒙特婁之最高建築物,是魁北克省三大宗教巡禮地之一,是北美最之大圓頂教堂,更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(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德大教堂),始建於1924年,完成於1965年,教堂本身高124公尺,塔頂約海拔255公尺,比倫敦聖保羅教堂和巴黎聖母院高,是全球最著名的朝拜聖壇之一。
教堂很高,從停車場一直通到教堂第一層坪頂,階梯分三道,中間一道專給教徒朝拜用的,很多人由底下一路跪拜上去。
本想往下走到花圃盡頭的銅像處; 往回拍靓照(↑)…就應該會拍到這樣氣勢萬千的經典畫面(↓)…
![]()
教堂內展示的兩件最美麗之受贈禮物; 一從波蘭,一從祕魯;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無奈走到一半突下磅礡大雨,只好作罷(
),進教堂參觀,
那就只好…找出兩張網路圖片讓大家看看了! (↑↓) 圓頂可真大呀! (會讓我想起巴黎聖心堂)
![]()
![]()
玩一下新相機的拍照功能(↑↓) ^^*
![]()
![]()
![]()
那就只好…找出兩張網路圖片讓大家看看了! (↑↓) 圓頂可真大呀! (會讓我想起巴黎聖心堂)
玩一下新相機的拍照功能(↑↓) ^^*
教堂內展示的兩件最美麗之受贈禮物; 一從波蘭,一從祕魯;
主堂雖然沒有歐洲繁複精緻的雕梁畫棟,但透過迷人的五彩玻璃窗花,暈黃光影,現代感十足的清雅設計; 依舊能光芒四射出屬於神之殿堂的; 絕對氣勢、聖潔與謐靜,我極為喜歡!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主堂中的管風琴共有5811支管子,由50多座鐘組成,總重量超過1萬公斤,是北美最大的樂鐘。(↑↓) 據說原本要用來放在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上,因技術問題而放棄,所以就將它送給聖約瑟夫教堂了。![]()
主堂中的管風琴共有5811支管子,由50多座鐘組成,總重量超過1萬公斤,是北美最大的樂鐘。(↑↓) 據說原本要用來放在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上,因技術問題而放棄,所以就將它送給聖約瑟夫教堂了。
扇扇花窗與燈影所營造出的肅靜氛圍; 讓我感到心緒舒適祥和! (↑↓)
![]()
![]()
聖约瑟夫教堂原本只是座安德列(Andre)神父於1904年所建的小禮拜堂,安德列用敬奉聖约瑟夫的燈油和祈禱為跛脚的病人進行按摩,之後這些病人就可以行走,被視為行神蹟。隨著神蹟逐漸被傳開,在各界捐獻下,於其年近80歲之時,教堂才得以開始興建,又因資金不足而停建過。後來在全世界天主教徒的共同捐助下,歷時幾十年,終於完成今日的規模。
安德列神父的小教堂;也曾是接見信眾的處所,目前仍完好保存在大教堂內。
安德列神父的小教堂;也曾是接見信眾的處所,目前仍完好保存在大教堂內。
地下墓穴中整牆的奉献蠟燭光彩; 好美! (↑↓)
![]()
(↑↓)
![]()
![]()
![]()
這是從最高平台看出的景緻。
![]()
(↑↓)
教堂各層都有觀景台,從不同高度俯瞰蒙特婁之景~
這是從最高平台看出的景緻。
今秋到訪「聖约瑟夫教堂」,挺喜歡它殿堂風格的清優雅致,可惜遇上天氣陰雨,讓外觀環境顯得失色不少,雖有點美中不足,但或許是上蒼有意讓我們未來有緣再次造訪,一睹其舉世聞名、莊嚴美麗的座落景色,如果是這樣,則我心欣然,欣然再訪! ![]()
沒有夜訪教堂之美,那就~下次吧! ![]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