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許多人移民加拿大的目的之一是~認為這裡山明水秀,可說是養老的天堂!
而我來這兒定居前倒從沒這麼想過,大概是因為距離養老的年紀還差一大截吧! 但是住久了,身體總會有些毛病,所以必須和這裡的醫生接觸~在醫療體系中轉介穿梭。很快地,我就能體驗出加拿大醫療系的弊病百出,多到會讓人懷疑它怎能算是個已開發國家? 想要在加國養老,安享天年,除非不生大病,否則真的隨時都有被誤診或延誤的機會(就算小病也有可能會延誤成大病),現在的我已經不敢想像自己真正年老之後,還敢不敢住在加拿大了?! 好山好水並不能治病吧!
而我來這兒定居前倒從沒這麼想過,大概是因為距離養老的年紀還差一大截吧! 但是住久了,身體總會有些毛病,所以必須和這裡的醫生接觸~在醫療體系中轉介穿梭。很快地,我就能體驗出加拿大醫療系的弊病百出,多到會讓人懷疑它怎能算是個已開發國家? 想要在加國養老,安享天年,除非不生大病,否則真的隨時都有被誤診或延誤的機會(就算小病也有可能會延誤成大病),現在的我已經不敢想像自己真正年老之後,還敢不敢住在加拿大了?! 好山好水並不能治病吧!
今天讀到這兩篇新聞,真是心有戚戚焉! 相信大凡有使用過BC醫療的人,或多或少都會同意; 這裡的醫療體系和水準真是差透了,偶爾一兩件診治ok的個案是無法代表廣大的缺失和弊病的。就是因為弊病太多且持續惡化,讓群眾失去信心已久,不自力救濟,難到坐著等死???
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
看診延誤 華裔移民自力救濟
【世界日報溫哥華報導】面對加拿大效率不彰,為人詬病的醫療體系,不少民眾只能自求多福。
但對華裔移民而言,在發生重大或不能久候的疾病時,返回原居地就醫就成了自力救濟的最佳選項。
但對華裔移民而言,在發生重大或不能久候的疾病時,返回原居地就醫就成了自力救濟的最佳選項。
家住本拿比的蕭太太表示,自己對現行醫療系統的效率相當不滿,今年四月底她連續幾天發生暈眩症狀,甚至有兩三分鐘時間失去知覺,與家庭醫師預約排到一周之後,家庭醫師認為有進一步檢查的必要,因此轉介到專科醫師,排了二個多月終於在前幾天見到專科醫師。她說雖然醫師們看診時都很親切,也對病情詳加解說,但這樣的效率實在讓人無法接受,萬一遇上重症或惡化迅速的疾病,可能延誤病情,危及患者性命。
蕭太太強調,不管醫療體系效率不彰是因為設備不足、人力不夠、還是預算太少,任何的改革都要從讓病人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治療為優先考量。
溫哥華市民羅先生也表示,看家庭醫師要排隊,檢驗更要排隊,看專科醫師要排更久的隊。他說自己曾患胃潰瘍,但吃藥幾個月都無法痊癒,家庭醫師轉介他看專科醫師,但光是排隊就要排三個月,且看過醫生後若須進一步檢驗,還要再等二個月。
他一聽當下決定買機票回台灣,結果在台北某醫院看完門診,立刻安排相關檢驗,不到三小時全部搞定,幸好檢查結果並無大礙,雖然所費不貲,但至少求個安心,否則漫長5個月的等待,全家人都會忐忑不安,且萬一真的有事,豈不是小病拖成大病。
他和蕭太太都認為台灣醫療體系的效率可提供加拿大政府作為借鏡,雖然健保是公營,但同時允許醫院由私人經營,如此可兼顧社會公義並提升醫療體系的效率與競爭力。[2008-07-15]
他和蕭太太都認為台灣醫療體系的效率可提供加拿大政府作為借鏡,雖然健保是公營,但同時允許醫院由私人經營,如此可兼顧社會公義並提升醫療體系的效率與競爭力。[2008-07-15]
45%卑詩省民對現行醫療制度失望
【世界日報溫哥華報導】一項最新調查顯示,三分之一加國民眾認為現行醫療體系未能符合他們需求。其中卑詩省民對醫療體系不滿程度最高,比率達45%,多達62%省民願意嘗試包括中醫在內的另類療法(Alternative therapies)與自然醫學(Naturaltherapies)。
這項由雷格民調公司(Leger Marketing)進行的調查顯示,45%卑詩省民認為加拿大現行的醫療制度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,遠高於安省省民的29%及亞省的33%,不滿意度最低者為大西洋省份,僅28%。全國平均值約33%。
在面對醫療體系時全國有超過五成(54%)民眾有挫折感,挫折感最深的是緬省及沙省民眾,比率高達71%,亞省排名第二,比率為63%,卑詩省排名第三,為55%,略高於安省省民的54%。更有七成民眾認為處方藥物有過度使用之嫌。
在對包括中醫在內的另類療法與自然療法看法方面,卑詩省民所持態度最為開放,有高達62%省民願意在服用傳統處方藥物前考慮另類或自然療法。亞省為60%,安省則為56%,接受度最低者為緬省及沙省的53%。這項民調在年初進行,針對全國各地成人進行電話訪談,共完成1000個有效樣本,誤差為正負3.1%,即每20次中有19次正確。[2008-07-15]
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
在面對醫療體系時全國有超過五成(54%)民眾有挫折感,挫折感最深的是緬省及沙省民眾,比率高達71%,亞省排名第二,比率為63%,卑詩省排名第三,為55%,略高於安省省民的54%。更有七成民眾認為處方藥物有過度使用之嫌。
在對包括中醫在內的另類療法與自然療法看法方面,卑詩省民所持態度最為開放,有高達62%省民願意在服用傳統處方藥物前考慮另類或自然療法。亞省為60%,安省則為56%,接受度最低者為緬省及沙省的53%。這項民調在年初進行,針對全國各地成人進行電話訪談,共完成1000個有效樣本,誤差為正負3.1%,即每20次中有19次正確。[2008-07-15]
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⊕
早在很多年前,醫療的弊病就已經顯現了,最直接影響大眾的是~看診和身體檢查的排期時間過長(是的,連看診都要排期! 許多專科醫生的初診要排上3-6個月,要知道~會需要從家醫轉專科一定是比較嚴重的,還要等這麼久!),而必須性的疾病檢查排期更是荒謬得久,比方說; 胃鏡要排至少3個月,普通的超音波或X-ray要排至少2個月,喉嚨X-ray要6個月以上,更別說CT掃描或MRI核磁共振了,排期要9-12個月以上,可怕吧! 我所列的是一點也不誇張喔! 如果真的是有不好的東西,等排到了也完蛋啦!
就更別說查出問題要手術了,舉兩個身邊例; 9年前有位阿姨的女兒被照出有癌症腫瘤,需開刀切除,排期2個月,幸好沒等到惡化,算是保住了命。另一是我年初的小手術,排期半年,嘿嘿! 夠看吧!
另外還要介紹一下這裡的急診室等候時間,等兩小時以上是正常,等五、六小時以上也很多見,我有一位朋友盲腸痛了七、八小時才有專科來看她,差點轉腹膜炎。另,她先生車禍內傷,嚴重到被警車送急診室,也得等上個兩小時,誇張吧!
上週大溫有位孕婦在生產時大出血死亡,原因是醫院沒準備血液,大出血時需要花2小時才能拿到所需血液(去西伯利亞拿嗎?),病人當然等不及枉死了,可惡的是醫生還說~~這樣的程序是正常的,醫院沒有必要在生產前準備足夠的血液,真是混帳話,現在死者的家屬準備狀告醫院。但我知道他們是舉告無用的,因為早有人告訴過我; BC醫療機構全是公營的,所以民眾從來沒有告贏過政府的,可惡吧!
唉! 這裡的醫療問題是說不盡的(說了就會氣惱),但政府似乎一直沒有對策(是忽視? 還是無能?),總之,受苦的是百姓,真沒安全感,唯有自求多福,願天庇祐了!
就更別說查出問題要手術了,舉兩個身邊例; 9年前有位阿姨的女兒被照出有癌症腫瘤,需開刀切除,排期2個月,幸好沒等到惡化,算是保住了命。另一是我年初的小手術,排期半年,嘿嘿! 夠看吧!
另外還要介紹一下這裡的急診室等候時間,等兩小時以上是正常,等五、六小時以上也很多見,我有一位朋友盲腸痛了七、八小時才有專科來看她,差點轉腹膜炎。另,她先生車禍內傷,嚴重到被警車送急診室,也得等上個兩小時,誇張吧!
上週大溫有位孕婦在生產時大出血死亡,原因是醫院沒準備血液,大出血時需要花2小時才能拿到所需血液(去西伯利亞拿嗎?),病人當然等不及枉死了,可惡的是醫生還說~~這樣的程序是正常的,醫院沒有必要在生產前準備足夠的血液,真是混帳話,現在死者的家屬準備狀告醫院。但我知道他們是舉告無用的,因為早有人告訴過我; BC醫療機構全是公營的,所以民眾從來沒有告贏過政府的,可惡吧!
唉! 這裡的醫療問題是說不盡的(說了就會氣惱),但政府似乎一直沒有對策(是忽視? 還是無能?),總之,受苦的是百姓,真沒安全感,唯有自求多福,願天庇祐了!